电位差计相对于实验箱,放在自己的面前,更为方便。
- 按下电源,开机
- 将“数字检流计”调至20 uA,如果读数不为0,转动调零旋钮调零
- 将“数字检流计”调至20 mA(后面均应从大量程开始,这是出于保护数字检流计的考虑)
- K3调到“G内”一侧(K3之后不会再调动)
标定的意义是让直流电位差计成为一个可调且已知的电源。
要接通标定时的电路,应当先接通辅助工作回路,再接通补偿回路。 按如下步骤接辅助工作回路:
- 主电源正极接“R左”
- “R右”接电位差计上的A
- 电位差计上的B接主电源负极 接通后,电路是这样的: ![[10_01.png]]
接着,按如下步骤接补偿回路:
- K1调到En一侧
- K2调到“断”一侧(这是出于保护数字检流计的考虑)
- M接电位差计上A旁边最近的接孔
- N接电位差计上的游标。 接通后,电路是这样的: ![[10_02.png]]
- 取$V_0$为$0.1000 \rm{v/m}$。则$L_{MN} = \frac{E_N}{V_0} = 10.186 \rm{m}$。
- 将游标固定到$10.186 \rm{m}$的位置上,并按下。
- 调节电阻器,直到数字检流计大致为零。
- K2调到“通”一侧,再调节电阻器,直到数字检流计为零。为零后,要减小数字检流计的量程,再调零。直到最小量程时也为零。通常,难以做到完全为0:小于0.05可以认为为零。如果最小量程的电流值跳动很厉害,甚至可以放弃最小量程,调到倒数第二位。
-
K2 调节到“断”一侧,数字检流计的量程调到最大,保护数字检流计
-
K1调至Ex一侧,Ex的正负极与待测电动势1或2的正负极连接 接通后,电路是这样的: ![[10_03.png]]
-
调节MN之间的电路的长度,让检流计大致为零
-
K2调到“通”一侧,调节MN之间的电路的长度,让检流计为零
-
为零后,要减小数字检流计的量程,再调MN之间的电路的长度,直到检流计为最小量程时,示数降到能降到的最小(数值小于0.05认为达到最小)
如何调节MN之间的电路的长度?改变MN之间的电路的长度方法有二:一是移动游标。二是改变电位差计上与M相连接的插头的位置。可以把插头插到其他位置改变MN之间的电路的长度。
改变单位电压降的预期值,重复上面的标定和测量。
- 学习和掌握电位差计的补偿工作原理、结构和特点;
- 学习用十一线式电位差计测量未知电动势或电位差的方法
直流电位差计实验仪、滑线式十一线电位差计。
- 需要写出实验原理中的每一个量是什么。
- 纸质报告中不要把<>的符号也写进去。
- 需要画相应的电路图
$$E_x=V_0L'{MN}$$ $E_x$是<> $L{MN}'$是<>
- 纸质报告不要把<>的符号也写进去。
<>
- 下面表中的$L_{MN}$已经填好数字了。每一个同学的这个值都是这么多。虽然应该是大家自己算的,但是我帮你算好了。
- 写纸质报告的时候不要把<>的符号也写进去。
- 计算结果保留到$0.001 \rm V$。
- 错误一处扣3分。
<10.186> | |||
<6.791> | |||
<5.093> | |||
<4.074> | |||
<3.395> |
依据上表,把待测电动势$E_X$的范围写出来
尝试不同的单位长度电压降$V_0$,对待测电动势$E_X$进行测量,测得值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