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本·霍洛维茨 Ben Horowitz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如何完成比难更难的事
原作名: The Hard Thing About Hard Things
译者: 杨晓红 / 钟莉婷
出版年: 2015-2
页数: 320
定价: 49
装帧: 平装
丛书: 奇点系列
ISBN: 9787508646640
- 第一章 从革命者到风险资本家
- 第二章 Loudcloud沉浮录:我会活下去
- 第三章 转型Opsware:这一次,跟着感觉走
- 第四章 陷入绝境
- 第五章 依次管理好人、产品和利润
- 第六章 关注眼前的麻烦
- 第七章 前途未卜时怎么办?
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大多数公司都不运行TCP/IP(互联网的软件基础)协议,而是用网络协议,例如可路由协议组(AppleTalk)、网络基本输入输出系统(NetBIOS),以及系统网路架构(SNA)。
盖茨后来将引用的信息高速公路改成了互联网。
在诸如比尔·盖茨和拉里·埃里森这样的远见者心里,无论哪家公司拥有了信息高速公路,该公司都会通过“抽头”的方式对每笔交易收税,时任微软首席技术官的南森·麦沃尔德当时就曾提到这一点。
在网景公司,我负责公司的企业网络服务器产品线。该产品线包含两个产品:一是普通网络服务器,上市价格1200美元;二是安全网络服务器(含当时网景公司所发明的全新安全协议的网络服务器,该安全协议名叫SSL,即安全套接层),上市价格5000美元。
到1995年8月网景公司上市,我们的网络服务器团队已拥有9名工程师。网景的首次公开募股大获成功,并且极具历史意义。公司股票的初始价格是每股14美元,但最后关头的一个决定令初始价格一下子涨到了每股28美元。之后,公司的股票价格又暴涨至每股75美元(几乎创造了首日收益的新纪录),最后以每股58美元收盘,当天为网景公司创造了将近30亿美元的市值,在业界引发了一场地震。
我们高兴得太早:微软随即宣布,要将其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和其即将发布的突破性操作系统Windows 95捆绑在一起,而且免费开放使用。微软掌控着90%以上的操作系统。我们给投资者的回答是:我们会通过网络服务器把钱赚回来。
两个月后,我们得到了微软即将发布的网络服务器IIS(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早期版本。我们对IIS进行拆解,发现我们服务器具有的每一个功能,IIS都有,包括高端产品的安全性能,而其速度却要比我们的快5倍。而且,我发现,赶在微软发布IIS之前,我们只有大约5个月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否则我们只能任人宰割。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迈克和我一直在苦思一个周全之策,以应对微软的威胁。如果微软在服务器上超过我们,我们就在其他产品上进行反击——给极其昂贵的微软专有后台(Microsoft BackOffice)产品线提供一个白菜价的开放替代产品。为此,我们收购了两家公司,这一收购为我们带来了一款有竞争力的产品,用以替代微软交流群组软件(Microsoft Exchange)。我们与英孚美公司(Informix)达成了一项意义重大的交易,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对关联数据库进行不限次数的访问和复制,每复制一次收取50美元,这个价格实际上比微软的要价便宜数百倍。我们一组装完毕整个数据包,迈克即把它命名为“网景SuiteSpot”,因为“Suite”将会取代微软的后台。
1998年年末,在微软所施加的巨大压力之下(微软充分利用其在操作系统领域的垄断地位,对网景公司参与竞争的所有种类的免费产品施行补贴政策),我们把公司卖给了美国在线公司(AOL)。短期来看,这是微软的一大胜利,因为其最大的威胁已被赶跑并投入了一个远远无法与其抗衡的竞争对手的怀抱。然而,长远来看,网景公司已对微软在计算机行业坚如磐石的地位造成了极具破坏力的冲击:我们的努力使得研发者们从Win32 API(Win32 应用程序界面),即微软的专有平台,转向了互联网。为计算机编写新功能的人不再为微软专有平台服务,转而开始根据互联网和万维网的标准界面进行编写。一旦微软失去对研发者的掌控,那么它在操作系统领域的龙头地位迟早不保。多年来,现代互联网的许多基础性技术都是网景公司发明的,包括JavaScript(一种程序语言)、SSL,以及cookies(信息记录程序)。
在此期间,我学到了最重要的集资规则:寻找一个统一市场,其中只要有一个投资者点头,即可功成,其他30位投资者即便全都摇头拒绝也无关紧要。我们最终以惊人的、高达7亿美元的投资前预估价值为C轮投资找到了投资者,由此筹集到了1.2亿美元的资金。该季度的销售预期高达1亿美元,一切看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考虑到此前的销售预测曾低估了实际的销售表现,我坚信,该季度的销售预测完全合理。我甚至认为,我们也许可以巧妙地引领客户群躲开互联网炸弹,把他们带入更稳定的传统客户群中,例如耐克(当时,它是我们最大的客户)。
2000年第三季度,我们只完成了3700万美元的销售额,与我们所预测的1亿美元的销售额相差甚远。最终结果表明,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一个不太起眼却有趣的办法渐渐浮现出来:我们可以上市。当时,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私人融资市场对我们这样的公司大门紧闭,但公开市场却对我们虚掩着一扇窗。这听起来也许很疯狂,不合常理,事实也的确如此,私人资金已对我们完全失去了信任,而公开市场只有80%的人会如此。
尽管媒体恶评如潮,我们依然坚定地准备上市。为了和同类公司有所区分,在随后实行反向股票分割方案之后,我们将新股定价为每股10美元,这样一来,公司的市值虽不足7亿美元,低于前一轮私人融资的估值,但总比破产要好得多。
就在我们即将出发,开展首次公开募股路演之时,我召集了一次公司全体会议,告诉大家两点:第一,我们即将上市,或者说至少我 们打算尝试着上市;第二,公司市值下跌得非常严重,因此,我们不得不实行二合一合股的反向股票分割方案。
我认为,关于第一点,大家应该没有异议,我担心的是第二点。我们必须采取反向分割方案,以抬高每股的价格,使公司达到上市要求。从理论上说,反向分割根本不会影响股东的利益。每位员工都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公司掌握着股份的总量。用所持股份百分比乘以股份总数,结果即为员工所持的股份数额。将股份总量减半后,员工所持股份的数量虽然也随之减半,但其所持股份的比例并不会发生改变。
“如果公司破产了,我会怎么办?”我的答案令自己吃惊不已:“我会买下Loudcloud公司自用的Opsware软件,从破产的阴影中走出来,开办一家软件公司。”Opsware是我们自己编写的软件,目的是使云运行的所有任务实现自动化,例如配置服务器、建立网络、部署应用程序、提供灾难恢复安全保障等。
我问蒂姆·豪斯,将Opsware软件从Loudcloud公司分离出来需要多长时间。他说大约需要9个月,事后证明,这个估计过于乐观了。我立即指派了一个由10名工程师组成的小组,着手实施一个被称为“氧化物”(Oxide)的计划。
我们终于把2001年第四季度应付了过去,实现了年度营收目标,实际收益达5700万美元,高于我们所预测的5500万美元。这并不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胜利,但在那一年,很少有公司能够实现其预期收益,因此我还是将其当作一个小小的的胜利。我们的股价逐渐上升至每股4美元,看情形,我们的云计算服务似乎还有一线生机。
要想继续开展云计算服务,我们需要投入更多资金。仔细分析财务计划之后,我们认为,公司还需要5000万美元才能使资金流动保持平衡,只要达到了这个平衡点,我们就不需要再筹集资金了。鉴于我们在市场上的巨大压力,现在筹集资金几乎不太可能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借助一个很少被用到的概念——私人投资公开股票(PIPE),与摩根士丹利投资公司携手合作,以5000万美元的筹款目标令投资者们排起了长队。
电话中,对方告诉我,Atriax公司破产了,他欠我们的2500万美元连一个子儿都还不起。
鉴于事态的严重性,如果不率先公开我们已然失去了最大的客户以及我们的财政计划已缩水2500万美元的消息,我们就无法筹集资金。我们暂停了私人投资公开股票的路演活动,发布了一条媒体新闻。我们公司的股票随即暴跌50%,公司1.6亿美元的市值迅速下滑,我们再也无法利用私人投资公开股票筹集到5000万美元。原本,使资金流动保持平衡只需要5000万美元,现在,由于Atriax公司的破产,这一数额已经提升至7500万美元。Loudcloud公司已在劫难逃,我不得不实施“氧化物”计划。
7周之后,我们和EDS公司达成了协议,他们用6350万美元现金买下Loudcloud公司,并承担Loudcloud公司的相关债务和现金消耗,而我们将保留知识产权和Opsware,摇身一变成为一家软件公司。接下来,EDS公司还以每年2000万美元的价格用我们的软件运行Loudcloud公司和EDS公司。
我打电话给比尔·坎贝尔,告诉他交易已经达成,我们将于周一在纽约宣布这一消息。比尔说:“你不能去纽约参加发布会真是太遗憾了,不过你必须派马克去。”我问:“为什么?”他说:“你必须守着公司,确保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处境。你一分钟都不能拖,大家有权知道自己现在是继续跟着你在EDS公司干,还是要另谋出路。”噢,真该死!比尔说得对。我派马克去了纽约,然后准备告诉大家他们现在的处境。事实证明,比尔的那条小小的建议为我们日后重建公司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如果我们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那些即将离开公司的人,那些留下的人就永远不会再信任我了。只有亲身经历过极其可怕并极具毁灭性的大风大浪的CEO才会在那样一个时刻提出这样的建议。
和EDS公司的交易结束之后,我感觉公司运营得不错,但股东们并不这样认为。我放弃了所有的收入、所有的客户,以及他们所了解的业务。所有的大股东都离我们而去,股价跌至每股0.35美元。
我在圣克鲁斯一家低档汽车旅馆租了40间客房,和公司剩下的80名员工在那里喝了一晚上酒,第二天向他们解释Opsware所拥有的机会。那天晚些时候,我坦诚地对他们说:
我所知道的情况,你们大家现在已经全都听说了,你们肯定在思考摆在我们面前的机会。华尔街方面并不看好我们Opsware公司,但我对Opsware依然充满信心。如果你们也不看好Opsware,我完全理解。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公司,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今天,作为奖励,我要将新股票送给所有人。如果有人决定退出,今天就可以退出。我不会送你出门,但我会帮你找份新的工作。不过,你要知道自己此刻所站的位置,和你站在一起的人是谁,哪些人可以依靠。我们之间不该存有半点儿疑虑,团队成员之间应该坦诚相向,告诉大家你的决定。
那天,有两名员工选择了退出。其余的78名员工之中,有76人一直坚守到5年之后Opsware被卖给惠普公司。
Opsware运行了几个季度之后,我们从最大的客户EDS公司(我们收入的90%都来自该公司)那里收到了极坏的消息。EDS公司很不开心。由于遇到多重技术难题,他们的Opsware软件配置已经出现停滞状态,而且没有达到预期目标。EDS公司想取消配置,终止合同,将自己的钱收回去。
他们的工作取得了稳步进展,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不可能在60天内完成对EDS公司资源的充分配置,因此,找到令人兴奋的价值迫在眉睫。我坐在办公室里期待着突破性进展,手机响了,是安东尼打来的。
安东尼:本,我想我找到了。
本:找到什么了?
安东尼:令人兴奋的价值就是Tangram公司。
本:你说什么?
安东尼:我说Tangram公司。EDS公司使用了一种产品为其硬件及软件编制目录,该产品来自一家名叫Tangram的公司。弗兰克极其喜欢这一产品,但他们公司的采购人员却要逼他使用冠群公司(Computer Associates)的一款功能相同的产品,因为根据EDS公司和冠群公司达成的部分协议,他们可免费使用冠群公司的这款产品。弗兰克痛恨冠群公司的产品,他又一次被算计了。 本: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安东尼:如果Tangram公司肯免费和Opsware携手,那么弗兰克肯定会爱上我们的产品。
本:从经济角度而言,这听着似乎不可能。如果我们从Tangram公司买下授权,然后将其拱手送给EDS公司,成本必然很高。华尔街方面,我们永远也解释不清楚。
安东尼:是你让我搞清楚EDS公司真正想要什么的,他们真正想要的就是Tangram公司的产品。
本:我明白了。
经过谈判,我们与对方达成了协议,以价值1000万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Tangram公司。在60天限期结束之前,我们签署了这一收购协议。我打电话给EDS公司的弗兰克,告诉他我们和Tangram公司的交易一结束,就可以将Tangram公司的所有软件免费纳入他与Opsware的合同里。弗兰克欣喜若狂。由于我们帮弗兰克解决了Tangram公司的软件问题,他开始以一种完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贾森团队的工作。60天限期结束之时,弗兰克将我们的团队召集在一起,发表了以下言论:
“这次合作之初,我曾给各位讲过一番话,这些话我也向很多卖主讲过,他们个个都满口应承,却没有一个人真正兑现过承诺。而你们却说到做到,这令我感到震惊。你们是我见过的最出色的卖主,我很高兴能和你们合作。”
我们成功了。我们保住了客户,保住了公司。
一个强劲的新竞争对手BladeLogic公司异军突起,抢走了我们的重点客户。我们的好几笔生意都栽在他们手上,导致我们的季度任务指标没能实现,股价也再次跌至每股2.9美元。
我决定和团队实话实说,看看大家有什么反应。我召集了一次全体会议,发言如下:
我有些坏消息要告诉大家,我们现在正被BladeLogic公司打压得狼狈不堪,问题出在产品上。照此下去,我只好将公司贱卖。手里没有稳操胜券的好产品,我们就没有办法生存下去。因此,我需要你们每一个人做点儿事情。我要你们今晚回家,和你们的妻子、丈夫、其他重要的亲人,或最关心你的人认真谈一次话,告诉他们,“本在接下来的6个月里需要我。”我需要大家早来晚归,我会给大家买晚饭,和大家一起守在这儿。我们决不能犯任何错误,因为我们的枪膛里只有一颗子弹,必须一击命中目标。
下面是特德·克罗斯曼——我手下最出色的工程师之一,多年以后对此事以及启动“达尔文计划”所发表的看法:
在Loudcloud公司和Opsware公司的历史上,我认为“达尔文计划”是最有意思也是最艰难的一个计划。整整6个月,我每周工作7天,每天从早8点开始,到晚10点结束。大家全都开足了马力。我和妻子每周只有一次约会,时间从晚6点到午夜12点。第二天,即使是周六,我也得在早8点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一直待到吃完晚饭。回家时基本在晚上11~12点之间。每晚,大家都是如此。
我们面临的技术性问题非常艰巨,大家必须集思广益,找出解决办法,并将其转化成真正的产品。
这很困难,但很有意思。在那段时间,我不记得有人退出。每个人似乎都在想“我们一定要成功,否则我们就得滚蛋,去另谋出路”。我们是一支紧密团结的队伍。许多新员工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将他们推入激流滚滚的大海,告诉他们:“好好游。”这对他们是一种宝贵的成长经历。
6个月之后,我们一举通过了以前久攻不下的产品研发的概念证明阶段。本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他会及时给我们反馈意见,我们完成任务时,他会拍拍我们的肩膀,给我们鼓励。
9个月之后,我们发布了自己的新产品,此时的我们终于有能力赢取所有的交易了。有新产品做强大的后盾,销售主管马克·克兰尼准备开战了。
克兰尼组建了一支高端销售队伍后,彻底更改了销售程序,并为所有销售人员制订了一项极其严格的培训计划。他要求大家必须完全精通销售策略。任何闪失,无论是技术上的、技能上的或知识上的,克兰尼都绝不容忍。
每一季度,我们都过得很艰难,竞争市场和技术市场瞬息万变。一种被称为“虚拟化”的技术正以雷霆之势占领市场,改变着希望实现网络自动化的客户的思维方式。事实上,在我看来,虚拟化技术也许是一种最终能使云计算服务得以实现的技术性突破。
一方面,我认为虚拟化技术创造了大量的虚拟服务器实例,使得我们所做的事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另一方面,我又反驳说,虽然这也许已成事实,但体系结构的改变会使我们的市场地位变得不稳。我和自己论战了数周之久,最后得出结论:局势正在快速发生变化,要想始终处于上风,我们必须对产品架构做出重大改变。而改变的关键是,了解团队的状态。他们打算接受另一个巨大的挑战吗?还是在漫长的艰苦跋涉之后,他们打算就此止步呢?我决定将自己的直接下属找来,开门见山地问问他们的真实想法。他们的回答非常明确:所有人都选择转让公司,只有一个人除外,这个人认为我们的机会依然很大。现在,一切都很明朗,只是价格问题。什么价格才合适呢?
我决定公司转让的合理价格是每股14美元,约合16亿美元。我将这一数字汇报给董事会,他们认为这一价格过高,我们不可能获取这么高价位的出价。尽管如此,他们仍然支持我的决定。我告诉所有潜在的收购公司,我们只会考虑14美元或以上的标价。结果,没有一个买家出价。
一个多月过去了,没有任何回音,我认为并购会谈已经结束了。我开始重新专注于如何进行必要的改革,以使我们保持竞争力。但是紧接着,我接到BMC软件公司的CEO鲍勃·博尚打来的一个电话,他决定每股出价13.25美元。我毫不松口:“鲍勃,这个价格确实很高,但我们想要的价格是每股14美元。”鲍勃说,他必须再考虑一下。两天之后,他又打来电话,答应每股出价14美元。哇哦,鱼儿终于上钩了。
约翰和我立刻召集其他的收购者,告诉他们,我们计划的报价已经有了出价。惠普公司依然兴趣不减,他们每股出价13.50美元,以确定我并非在虚张声势。我回应说,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CEO,我无法接受低于每股14美元的报价。惠普公司最终报价14.25美元,约合16.5亿美元现金。我们成交了。
我把这部分放在开头,虽然它涉及一些非常严肃的关于游戏终结的问题,例如怎样开除高管、如何解雇员工等。做这种事时,我遵循的是武士道的第一条原则:勇士之道,即始终将死亡铭记于心。如果一名武士始终将活着的每一天当成自己的最后一天,他就会在自己所有的行动中把握好自己的行为。同理,如果一名CEO能将下述经验铭记于心,他就会在招聘、员工培训,以及打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保持适度的注意力。
几条小建议:
- 不要扛下所有责任。人们很容易想当然地认为,令自己烦恼的事情一定会令自己手下的人更加烦恼。事实恰恰相反。除了负有最大责任的人以外,没有人会把损失当回事,没有人比责任人更感同身受。当你无法分担所有负担时,你要将某些负担分担出去,找尽可能多的人来共同解决问题,即使这些问题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经营Opsware公司时,我们在竞争中失去了无数笔交易,我召集了一次员工会议,告诉全体员工,我们目前被打击得狼狈不堪,如果不迅速止血,我们就死定了。那时,没有一个人退缩。团队精诚团结,成功研发了一款产品,拯救了濒临绝境的公司。
- 这不是国际跳棋,而是国际象棋。科技行业往往极其复杂。底层技术只要一有变动,竞争就会发生变化,市场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而人们则会使出各种招术,以求自保。因此,就像《星际迷航》中下三维国际象棋一样,总有一步棋可走。你认为自己已经无路可走了吗?你觉得这步棋怎么样:凭着200万美元的后续收益以及340名员工的阵容带领公司上市,计划在下一年实现7500万美元的收益?我走的就是这步棋。那是2001年,人们普遍认为,对一家要上市的科技公司而言,这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时机。走这步棋时,我手头只剩下能维持公司运营6周的资金。天无绝人之路,总有一步棋可走。
- 只要坚持下去就有转机。在科技型竞争当中,明天和今天看起来完全不同。如果你能坚持到明天,也许就会发现,在今天看来似乎毫不可能的解决办法会赫然出现在眼前。
- 不要过分苛责自己。公司身陷困境也许都是你的错,因为人是你雇来的,决定是你做的,而且接受任务时,任务的风险性你是知道的。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位CEO都会犯无数错误。要正确评估自己,过分苛责自己于事无补。
- 请记住,这是区分男人和男孩的方法。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事业,这就是挑战。如果你不想,那你根本不应该开办公司。
为何要实话实说?对公司出现的问题做透明化处理很重要,主要原因有三:
- 信任。没有了信任,沟通就会中断。具体来讲就是:在人类的所有交往之中,沟通量与信任程度成反比。
- 参与解决问题的人越多越好。为了创建一个出类拔萃的技术公司,你必须雇用大量的精英人才。而不让这些精英人才参与解决公司最大、最棘手的问题完全是一种浪费。一个人,无论多么出色,他都无法解决自己不了解的问题。
- 健康的企业文化就像过去的路由信息协议: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纵观那些失败的公司,你会发现,很多员工早在公司倒闭之前就知道公司的症结是什么。既然知道这些致命的问题,他们为什么不说呢?原因往往是该公司的文化阻碍了坏消息的传播,真相始终处于隐匿状态,等到采取行动时却为时已晚。健康的企业文化会鼓励员工公开坏消息。只有允许自由并公开讨论问题,公司才能迅速解决问题。企图掩盖问题只会令所有员工感到灰心。因此,CEO应该采取的做法是:建立一种奖励文化,而不是惩罚文化,对那些公开提出问题并为其找到解决办法的人予以奖励。
回想起来,在多次大规模裁员之后,我们之所以还能保持企业文化的延续性,留住最优秀的员工,其原因是我们在裁员时采取了正确的方式。这听起来也许很奇怪,怎样才能用“正确的方式”去做原本是错误的事情呢?方法如下:
- 保持头脑清晰。如果公司没能实现自己的财政计划,形势严重到了必须辞退那些不惜重金聘请而来的员工的地步,这对CEO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压力和沉重的负担。
- 当机立断。一旦决定裁员,那么必须尽快执行。如果走漏消息,就会横生枝节,麻烦不断。员工会质询管理者,公司是否要裁员。如果管理者不知情,员工就会认为他愚蠢。如果知情,他要么不得不向员工撒谎,令消息进一步走漏,要么保持沉默,令群情更加激愤。
- 对裁员的原因要有清晰的认识。进入裁员程序后,董事会成员有时会说一些有积极意义的话来安慰你。他们也许会说,“这是个大好机会,可以简化业务程序”。这也许是实话,但不要让这一点扰乱心神,从而将错误的信息传递给公司。公司之所以裁员是因为其未能实现自己的计划。如果公司裁员的唯一原因是个人绩效问题,那就要另当别论了。裁员的真正原因是公司业绩欠佳。这一区别十分关键,因为传递给公司和被辞退人员的信息不应该是“裁员非常必要,我们要借此机会考核大家的工作绩效”,而是“公司经营不善,为了继续发展,我们不得不忍痛辞掉一些优秀的员工”。承认失败似乎没什么了不起,但请相信我,这实际上非常了不起。“请相信我”是CEO每天要对自己的员工所说的一句话——请相信我,我们公司前景无限;请相信我,这对你的事业大有裨益;请相信我,这会令你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一次裁员就令这种信任瞬间坍塌。为了重建信任,你必须实话实说。
- 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整个裁员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培训管理团队。如果将未经培训的管理人员置于裁员这一极为尴尬的情境之中,他们大部分都会无法应对。对管理人员的培训需遵循一条黄金法则:自己的员工要自己亲自辞退,不能将这项工作推卸给人力资源部门或某个更严厉的同事。为什么这么严格?为什么不能找些强势的管理者出面,替你完成这一棘手任务?因为人们不会记得自己在公司效力的每一天,但他们一定会记得你将他们开掉的那一天。他们会记得那一天的每一个细节,这些细节关系重大。公司的声誉和管理人员的声誉都取决于你的表现:昂首挺胸,勇敢面对那些曾经信任你并为你辛勤工作的员工们。员工们会想:既然你雇用了我,我勤勤恳恳地为你埋头苦干,我希望你能有勇气亲自辞退我。只要你清楚地认识到管理者必须亲自裁掉自己的员工,那么,接下来,他们就要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
- 向员工简要解释目前的局势,告诉员工这是公司经营不善所致,与个人表现无关。
- 向员工明确指出:员工人数过多,裁员不容商榷。
- 对公司计划提供的福利和补贴等所有相关细节都要做到了然于胸。
- 向公司全体人员发表讲话。在执行裁员决定之前,CEO必须向公司全体人员发表讲话。在向大家通报总体情况的过程中,CEO必须为管理者们解释裁员的合理性。如果这一点做得好,管理人员在裁员时就会更加容易。务必牢记财捷集团前CEO比尔·坎贝尔告诉我的一句话:话是说给那些留下来的人听的。这些人会非常关心你对待他们同事的方式。你裁掉的员工之中,有很多人都和留下来的人关系亲密,因此,你一定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毕竟,公司还要向前发展,因此你必须把握尺度,不要过度表达歉意。
- 一定要让大家看见你,你一定要在公司出现。在向公司全体人员发表讲话、告诉大家许多人将被辞退之后,你也许会不愿意在公司里四处走动,和大家交谈,而更愿意去酒吧喝几杯龙舌兰酒。千万别这样。一定要在公司出现,一定要让大家看见你,一定要积极参与公司事务。大家都想看看,你是否在乎他们。你裁掉的人想知道他们和你、和公司是否还有关系。
尽管你可以以表现不佳、能力不足或工作懒散为由解雇高管,但这些理由大多数时候并不成立,而且相对随意。因此,除非你的解雇程序并不正规,否则上述各项也许无法成为你解雇他们的理由。在这一层面上,几乎每一家公司都会从技能、积极性和业绩记录这几个方面寻找理由。其实,你之所以要解雇他们,并不是因为他很差劲儿,而是因为你自己很差劲儿。
换句话说,认为解雇高管是因为他们表现糟糕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事实是,解雇高管是因为公司的面试或整合系统出了问题。因此,正确解雇高管的第一步是,搞清楚自己为什么给公司招错了人。
此前,你也许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搞清楚这些问题:
- 对高管的职责定位不清。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招聘高管的标准了。很多时候,CEO们仅凭自己对高管这一职位不切实际的想法和主观感觉来进行招聘。这种错误的做法往往导致所招高管缺乏关键的、必要的才能。
- 招聘高管时,看重的不是对方的长处,而是对方没有弱点。在进行群体面试时,这种做法尤为普遍。招聘小组往往在应聘者身上吹毛求疵,并不关注他是否具备你所需要的、作为一名世界一流的管理者的特质。因此,以这样的方式招来的高管也许没有明显缺点,但在你需要他大显身手时却表现平庸。如果你招聘的人不具备你所需要的世界一流的实力,你的公司也就成不了世界一流的公司。
- 小庙偏招大和尚。一直以来,风险资本家和高管招募人员给CEO们的错误建议是:要按高于招聘标准的原则招人。他们会说,“想想未来的3~5年,公司规模将会有多大”。如果公司规模很大,那么能招到一个有本事运作大规模公司的人,这当然再好不过。如果打算快速壮大公司规模,那么能招到一个内行人也很有必要。但是,如果公司规模不大,而且你也没打算壮大公司规模,那么招的人只要能胜任接下来的18个月的工作即可。如果你要招的人在18个月后才会崭露锋芒,那么还没等他有机会一展才华,公司就会将其拒之门外。因为公司其他员工肯定会心有不平:他又没做出任何贡献,我们凭什么要给他优先认股权?这类问题可能会频频出现。
- 对招聘职位一概而论。世界上并没有永远了不起的CEO、营销负责人或销售负责人。这名销售负责人的了不起之处仅限于在你的公司,在接下来的14~24个月之内。他的这一职位和微软公司或脸谱网(Facebook)的同一职位并不相同。不要招那种类型化的应聘者,这不是拍电影。
- 管理人员的个人抱负和公司目标相悖。如果管理人员的个人抱负和公司目标相悖,就算他的才华再出众,公司也会将其拒之门外。
- 没能令管理人员融入公司。将新人引入公司并委以重任非常困难。其他员工很快会对其评头论足,该新人的期望也许和你不同,其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也许并不明确。因此,在解雇高管之后,一定要检查并改进公司的人才招聘计划。
告知董事会要讲究技巧,很多问题有可能令你的解雇高管计划变得更加复杂:
- 这是你不得不解雇的第五或第六位高管。
- 这是同一职位上你解雇的第三位高管。
- 要解雇的这名高管,当初可是被董事会一位成员当作超级管理新星举荐而来的。
要意识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会令董事会感到焦虑不安,对此,你无能为力。请记住,你的选择是:
- 令董事会焦虑不安;
- 让工作效率低下的高管继续留在其工作岗位上。虽然第一个选择并不高明,但与第二个选择相比却要好得多。
就棘手的解雇高管计划与董事会进行沟通时应该实现三个目标:
- 得到他们的支持和理解。首先应确保他们理解实施该计划的根本原因以及你所提出的相应补救措施,这会让他们相信你将来有能力聘用并管理好更优秀的高管。
- 获取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批准解雇补偿金区分方案。这对下一个步骤至关重要。高管的解雇补偿金应比普通员工的解雇补偿金数额更高。因为与一名普通员工相比,一名高管重新找到一份工作的时间要多10倍。
- 保护被解雇高管的声誉。高管的失职很可能是一个团队集体造成的结果,你最好以这种方式对之加以解释。将曾经为你勤勤恳恳工作的人贬得一文不值并不会令你自己的形象更加高大。以成熟、理性的方式处理这一问题有助于保持董事会对你作为CEO所具有的能力的信任。同时,这样做也不失公平。
当你知道了问题的根源,并已通知董事会之后,就应该尽快将消息告知即将被解雇的高管。在准备与其谈话时,你最好将自己打算说的话先写下来或预演一遍,以免说错话。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位高管都会记得你所说的话,所以你的话一定要得当。
作为准备工作的一部分,你应该对这位高管所有的业绩考核或书面业绩评价进行仔细复查,搞清楚这些数据是否与自己之前所了解到的数据存在不一致之处。
处理好这一问题有三个关键点:
- 原因要清楚。你对解聘原因已经艰难地思考过很长时间,因此不要含糊其词或避重就轻,必须让他们清楚你要解聘他们的原因。
- 说话要果断。不要给讨论留下悬念。这不是一次业绩考核,而是一次解雇行为。要使用诸如“我已经决定”而不是“我认为”这样的措辞。
- 确定解雇补偿金区分方案。一旦高管听到解雇消息,其关注的重心就会从公司及其相关问题转移到自己和家人身上。因此,你要为解雇补偿金区分方案提供具体细节。
最后,高管会非常想知道解雇的消息将会以怎样的方式向公司以及公司以外进行宣布。这一方式最好由他自己来决定。
通知高管之后,必须立即向公司以及其他高管宣布这一新的人事变动。向公司宣布消息的正确顺序是:
- 该高管的直接下属,因为他们所受影响最大;
- 其他高管,因为他们需要就此事回答一些问题;
- 公司其余员工。所有这一切都应该在同一天进行,最好在一两个小时之内完成。向该高管的直接下属宣布消息时,请确保你对相关工作已有明确部署,例如,他们在此期间应向谁汇报工作,以及接下来的工作安排。一般情况下,比较明智的做法是,CEO在此期间暂代高管之职。一旦担负起这个职责,你就必须尽职尽责,例如召开员工会议、一对一面谈、制定目标等。这样做有助于保持团队的凝聚力,并在很大程度上告诉大家,接下来你会聘谁担任新的高管。
与其将所有的心思用来哀叹自己的痛苦,还不如努力去寻找一种看似不可能的出路,令自己摆脱目前的困境。不要花时间去懊悔过去,要将所有的时间花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上,因为说到底,没人会在意,只要好好经营公司就行了。
我之前的上司吉姆·巴克斯代尔很喜欢说这样一句话:“我们要依次管理好人、产品和利润。”话虽简单,但意义深远。三者之中,管理好人是最难的,管不好人,其他两项就无从谈起。管理好人意味着公司应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但事实上,大多数工作场所远远称不上良好。当组织规模扩大时,重要工作可能被人忽视,最勤奋的工人可能被最出色的政客所遮蔽,各类繁文缛节可能会扼杀创造力,让一切变得毫无乐趣。
好公司与烂公司的区别:
史蒂夫来到我的办公室,我问他:“史蒂夫,知道我今天为什么来上班吗?”
史蒂夫:什么意思,本?
我:我为什么要挣扎着起床?为什么要辛苦来到公司?如果是为钱,我干吗不明天卖掉公司,卖的钱岂不是比我想的还要多?我并不图名。
史蒂夫:你的确如此。
我:那我为什么要来上班呢?
史蒂夫:我不知道。
我:好吧,听我说。我来上班是因为Opsware公司将会大有前途,这对我个人非常重要。员工们每天在这工作12~16个小时,他们醒着的大部分时间基本都是在这里度过的,我希望他们都能过上好的生活,这对我也非常重要。这就是我来上班的原因。
史蒂夫:明白了。
我:你知道工作环境的好坏之分吗?
史蒂夫:……知道。
我:是什么?
史蒂夫:嗯……
我:我告诉你吧。在工作环境好的公司,员工可以专心工作,相信只要工作出色,公司和他们个人都会受益。在这样的公司里工作才会有真正的快乐。每个人早上一睁开眼睛就知道自己所做的工作高效有用,会使公司和自己都发生改变。这会令他们在工作中既动力十足,又有满足感。
而在工作环境差的公司,人们会把大量时间都用在捍卫公司利益、阻止明争暗斗以及改进不完善的工作流程之上。他们甚至不清楚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因此也就不可能知道他们到底有没有完成工作。荒唐的是,即使他们用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超长时间完成了工作,却完全不知道这对公司或他们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什么意义。更不幸的是,当他们终于鼓足勇气告诉管理者自己的境遇有多么糟糕时,那些管理者首先会否认问题的存在,接着为现状进行辩护,然后就将问题搁置一边。
最好从与员工关系最密切的话题开始:胜任自己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我将其称为职能培训
。职能培训可以很简单,比如培训员工按照你的期望工作;也可以很复杂,比如举办为期数周的技术新人训练营,让新员工充分了解公司不同时期的产品在架构上的细微差别。培训课程应该根据具体工作精心设计。如果想尝试更复杂的培训课程,一定要请团队中最优秀的专家和管理者参与其中。
公司培训项目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管理培训。为管理团队设定期望时,管理培训是最佳着手点。你希望他们能定期和员工进行一对一的会面吗?你希望他们对绩效进行反馈吗?你希望他们对员工进行培训吗?你希望他们认同团队的目标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你最好告诉他们。一旦设定好期望,下一期的管理课程就可以确定下来了,这些课程会告诉管理者如何按你的期望行事。
首先要承认,任何创业公司都没有时间去做可做可不做的事。因此,培训必须具有强制性。前两种培训(职能培训和管理培训)可以比较容易地按下列方式实施:
- 通过拒绝新员工的要求实施职能培训。正如安迪·格鲁夫所说,管理者只有两种方法可以提高员工的产出:
激励
和培训
。因此,培训应该是公司对所有管理者的最基本要求。实现这个要求的一个有效方式是禁止员工向管理者提要求,直到他们制定出一个针对新人的培训项目。 - 通过自己的讲解实施管理培训。管理公司是CEO的职责。即便你没有时间亲自教授所有的管理课程,有关管理期望的课程也应该由你来上,因为这些期望毕竟是你自己的期望。挑选团队中最优秀的管理者去教授其他课程,把参与这些课程变成一种荣誉,同时也变成一种强制性的要求。
好的产品经理极其了解市场、产品、生产线和竞争情况,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充分的自信开展管理工作。好的产品经理是产品的CEO。他们勇于承担全部责任,以产品的成功与否来衡量自己。
他们必须确保产品、时间,以及所需要的一切正确无误。好的产品经理对周围形势十分清楚(公司、营收资金、竞争等),为了获得成功,他们主动制订并执行计划(从不推辞)。
差的产品经理总有一大堆借口,如资金不足、项目经理无能、微软研发这项产品的工程师比我们多10倍、我劳累过度了、没人给我指示等。
好的产品经理对目标有清晰的定义,即“目标是什么”(与“怎么实现目标”相对),并能有效实施这一目标。差的产品经理只要想出“怎么实现目标”,就会扬扬自得、不可一世。好的产品经理会采用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与技术人员进行清晰的交流,他们不会随意下达命令,而是在不经意间搜集信息。
好的产品经理会制作附加材料、常见问题解答、业务简报以及白皮书,供销售人员、营销人员和主管参考或使用。差的产品经理会抱怨自己整天都在为销售人员解答问题,忙得不可开交。好的产品经理会预测出产品的严重缺陷,提出真正的解决方案,而差的产品经理整天都在解决问题。
好的产品经理会将一些重要问题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竞争中的良策、艰难的架构选择、艰难的产品决策、攻占或放弃市场)。差的产品经理只以口头形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抱怨“当权者”不允许他这样做。一旦失败,他们往往会说自己早就料到会失败。
好的产品经理让团队将重点放在收益和客户身上,而差的产品经理则让团队关注竞争对手的产品有多少新功能。好的产品经理定义的好产品是只要付出巨大努力就能实现的,而差的产品经理定义的好产品要么无法实现,要么就是让技术人员随心所欲地创建产品(即把最困难的问题留给他们去解决)。
在产品规划期,好的产品经理会考虑向市场推出超值产品,在产品进入市场期间,他们会考虑实现市场占有率和收益目标。差的产品经理总是搞不清楚交付价值、竞争性功能匹配、价格以及普遍性之间的差异。好的产品经理会拆解问题,而差的产品经理会把所有的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
好的产品经理将自己想要讲述的故事交给媒体去写,差的产品经理向媒体传达信息时总想面面俱到,保证其在法律意义上的绝对精确。好的产品经理向媒体提问,差的产品经理回答媒体的所有问题。好的产品经理认为媒体和分析机构的人都很聪明,差的产品经理认为记者和分析员都是傻子,根本不懂他们独特技术的细微差别。
好的产品经理偏重清晰明了,差的产品经理对显而易见的事情从不解释。好的产品经理对自己的职责和成功有明确的认识,差的产品经理总想让别人告诉他该做什么。
好的产品经理每周会按时提交自己的工作报告,因为他们遵守纪律。差的产品经理往往会忘记按时提交工作报告,因为他们不重视纪律。
我总结出一条好的经验法则,即“挖人的反身性原则”
。该原则指出:“某公司挖走了你的几名员工,如果你震惊无比、惊恐不安,那你就不应该挖他们公司的任何一名员工。”这样的公司应该很少,有可能根本就没有。
雇用一名大公司主管之后,你会面临两种危险的不匹配情况:
- 节奏不匹配。这样的主管已经习惯于等待邮件到达,等待电话铃声响起,等待会议被安排得井井有条。在你的公司里,他会长时间处于等待状态。如果这位新主管总在等待(根据他自己的受训经验),其他员工就会充满疑虑。你会听到这样一些言论,如“那家伙整天都在干什么?”“他凭什么享有这么多认股权?”
- 技能不匹配。管理大公司需要的技能和创建新公司大不相同。管理大公司时,你往往对这些任务比较擅长,例如复杂的决策制定、次序优先、机构设计、流程改进,以及部门交流。创建公司时,没有机构需要设计,没有流程需要改进,部门之间的交流非常简单。但同时,你必须能够非常熟练地实施高质量的招聘流程,具备丰富的专业领域知识(你自己负责质量控制),懂得如何从零开始创建流程,而且在把握新方向、制定新任务方面要非常有创造力。
两个关键步骤可以避免灾难的发生:
- 在面试过程中将具有破坏性的不匹配情况筛选出来。
- 将新人的融入和面试看得同等重要。
第一步是整个招聘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常被忽略的一步。正如著名励志大师托尼·罗宾斯所说:“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实现愿望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如果没有任何经验的话,你又怎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呢?
首先,你必须意识到自己非常无知,不要妄想仅靠面试应聘者就能学会如何招聘。虽然面试过程对你可能很有启发意义,但将其当作唯一的知识来源却很危险。这样做会让你很容易落入下面的陷阱:
- 凭外表和感觉聘人。
- 挑选与众不同的人才。这一错误观点从寓意上看,就相当于对销售主管怀有柏拉图式的理想。你会想象一个完美的销售主管形象,然后把实际应聘者和你理想中的形象进行对应。这一观点之所以错误有以下几点原因:
- 你不能雇用一名想象中的主管来管理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公司。
- 你想象中的主管形象往往都是错误的。
- 让招聘团队理解这么抽象的一套标准极其困难。
- 看重的是应聘者身上没有弱点,而不是其长处。你必须清楚自己需要应聘者具备什么能力,然后找出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忽略他在其他方面的弱点。
想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最好的方法是在该职位上亲自体验一番。不是名义上的,而是真正履行职责。
除了亲自体验,引进专家也十分有益。如果你认识一位出色的销售主管,先和其进行面谈,了解他获得成功的原因,搞清楚他的哪些能力最符合你公司的需要。
写下你想要的能力,以及你愿意忍受的缺点。为了保证完整性,我发现在招聘主管时,下列标准非常有用:
- 这位主管在履行职责方面是顶尖的吗?
- 这位主管的经营能力出色吗?
- 这位主管对公司的战略方向会做出重大贡献吗?这就是“他们够聪明”的标准。
- 这位主管会成为团队中工作高效的一员吗?
设置检验招聘标准的问答题目。把能检验出自己对人才的要求的问答题目写下来,这样目标就会变得具体明确,否则将极难实现。
面试小组必须牢记两个问题:
- 谁最能帮你发现应聘者是否符合招聘标准?这个人也许是公司内部人员,也许是公司以外的人员;可能是董事会成员、其他部门主管,也可能只是名专家。
- 录用主管之后,你需要谁支持你的决定呢?这个新团队和第一个团队同样重要。
秘密调查和公开调查。对于通过面试的应聘者,CEO应亲自对其进行背景调查,这样做至关重要。
虽然参与招聘的人很多,但最终决定还要由自己做出。只有CEO能全面了解招聘标准、制定招聘标准的基本根据、面试官和应聘者推荐人反馈回来的所有意见,以及各类持股人的相对重要性。
惠普公司一直都想实现高收益。由于只关心数字,惠普现在虽然实现了高收益,却牺牲了未来的收益。
请注意下列问题中所包含的很多数字以及质性目标:
- 我们的竞争性获胜率是在上升还是在下降?
- 客户满意度是在上升还是在下降?
- 我们自己的工程师对产品的看法是什么?
由于将公司当作黑匣子一样进行管理,惠普公司的很多部门以降低竞争力为代价,使当前利益实现了最大化。公司对实现了短期目标的管理者予以奖励,这种方式对公司极其有害。如果将白盒子考虑在内,效果就会好得多。白盒子不仅包含数字,而且还能告诉你这些数字是怎么来的。
以下是创业公司中比较流行的三种管理债务形式:
- 一山藏二虎。
- 因某一员工得到了另一工作机会而对其补偿过度。
- 缺乏绩效管理机制或员工反馈机制。
有效管理人力资源的几项要求:
- 世界一流的流程设计师。人力资源主管颇有点儿像质量监察部门的主管,他必须精通流程设计。准确衡量重要管理流程的一个关键是,看其是否具备出色的流程设计和严格的流程管理。
- 真正的外交官。没有人喜欢打小报告的人。如果管理团队对其缺乏完全信任,人力资源部门不可能有效地开展工作。管理者必须相信,设立人力资源部的目的是帮助自己改进工作,而不是对自己进行监管。优秀的人力资源主管会真心实意地为管理者提供帮助,不会因为发现了问题而大肆表功。他们会直接找管理者解决问题,提高管理质量。如无必要,他们一般不会将问题上报给CEO。如果人力资源主管将自己的知识深藏不露,玩弄权术,或搞阴谋诡计,那他就毫无用处。
- 行业知识专家。薪酬、福利、最佳招募方法等变化极快,人力资源主管在行业之中必须建有深厚的关系网,对所有最新情况了如指掌。
- CEO信任的智慧顾问。如果人力资源主管想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维持在一个高水平,CEO对此不给予充分支持的话,其他任何技能都将变得不重要,因此,CEO必须相信人力资源主管的思考和判断。
- 感觉灵敏的人。当公司管理质量开始下滑,所有人对此毫无觉察,但感觉极其敏锐的人却能察觉出公司正在走下坡路。你需要这样一个人。
第二天,我在公司大会上发表了这样一段讲话:
我已经注意到,你们当中有很多人反感我们说脏话。作为头号违纪者,我已经开始反思我的个人行为乃至整个公司出现的这种现象。我发现只有两个选择:第一,禁止说脏话;第二,接纳脏话。折中做法很难行得通。我不可能给择:第一,禁止说脏话;第二,接纳脏话。折中做法很难行得通。我不可能给别人强加一个脏话的“最低控制线”。我曾经说过,要想让公司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引进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在科技领域,说话带脏字几乎是所有公司员工的通病。因此,禁止说脏话只会拒那些优秀人才于千里之外。所以说,我们允许它的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用污言秽语恐吓或者骚扰其他人,用脏话来干坏事。从这个角度来说,脏话和其他言语的意义是相同的。
我在担任CEO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两条关键策略,它们在预防办公室政治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 选拔员工时要衡量对方的野心有多大。前文涉及的人都有野心,但不一定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权谋家。如果你想把自己的公司变成美国参议院的缩影,最保险的途径就是去选拔那些野心勃勃的人。安迪·格鲁夫认为,那种以公司的发展为依托,实现个人发展的野心才是恰如其分的,个人的成就仅仅是以公司成就为前提而形成的伴生物。相反,只关注个人成功而将公司利益置之不顾的人拥有的只是不当的野心。
- 建立严格的流程来防范潜在的办公室政治,并认真执行。易招致是非的领域包括:
- 业绩评估和业绩奖励
- 机构设置和职权划分
- 员工提拔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只有当资深主管们把集体成就放在个人成就之上,从全局角度而非个人角度来考虑问题时,这个公司才有可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在以公平、公正为基础的奖赏体系中,公司利益的最大化就意味着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主管的野心指数应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这一点相当重要,因为这是维系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前提。如果一个主管对于个人前程的关注超过了对公司业绩的关心,那他手下的员工一定会想:我干吗要加班加点地为这家伙卖命?最能激发员工积极性的做法莫过于让他们怀揣使命感去工作,让他们相信这份崇高的使命值得他们把个人抱负暂放一边。
劳伦斯·J·彼得博士和雷蒙德·赫尔在1969年出版的同名书籍中首次使用了这个术语,意即在一个集团中,员工只要表现出众,就能获得提拔,直至被提拔到一个他不能胜任的岗位(即他们的不称职级别),自此无法再获得提升。安迪·格鲁夫在其管理学经典《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中指出,“彼得定律”
不可规避,因为我们无从预知某个人的能力会在权利阶梯的哪一层止步。
另一个原因是,“坏榜样法则”
。依据该法则,一个团队内部无论哪个层面出现了滥竽充数的人,他们都会像蛀虫一样影响其他成员,最终使得能力出众的人也渐趋平庸。
这条法则的原理就是:员工会拿他们上级中能力最差的那个人做参照物。
一般说来,会出现以下几个麻烦:
- 他们会沿用过去那套办事方式。这些人会将以前的工作习惯、交流方式和价值标准带入公司,但它们却很难与你的公司文化达成和谐。
- 他们清楚如何驾驭制度。这些资深人士都来自大机构,深谙生存之道。但这种态度在你的公司会显得像在玩儿权术。
- 你对工作情况的了解程度不如他们。事实上,你聘请这些人正是因为你在这个方面技不如人。所以,你怎么能就工作问题挑他们的毛病呢?
为了防止这几种情况发生,你应该审慎思考,拿出适当的应对策略来防患于未然。
- 首先,要求他们顺应公司的企业文化。他们来自不同的公司,拥有不同的企业文化,而且有些企业文化的确比你公司的更胜一筹。但要记住,现在他们是在你的公司就职,那就必须接受你这里的文化,适应你这里的办事风格。在这个问题上,不要因为对方资格老而轻易让步。
- 其次,制定一个清晰明确的高标准工作要求,这也许是最关键的一点。要想拥有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你要先确保自己的员工出类拔萃——不管是新人,还是老将。不能只满足于对方比你更胜任这份工作,因为你聘用他们就是为了让他们做你不擅长的事。
- 最后一条,他们不仅要完成任务,还要善于与人合作,成为团队的一分子。
以下是我认为在“一对一”会谈中有助于引导对方表达想法的一些话题:
- 如果我们还有进步的空间,那你认为该从哪方面着手?
- 你所在部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 在这里的工作中,哪一点令你感到不愉快?
- 公司里谁最优秀?你最佩服谁?
- 假如你是我,你会做何调整?
- 你这个产品的哪个方面不尽如人意?
- 你觉得我们错失的最大机遇是什么?
- 哪些是我们该做而没有做的?
- 你对这里的工作满意吗?
我这里要讨论的企业文化是关于如何设计一种工作方式,使企业实现以下目标:
- 让你的公司独树一帜。
- 保证重要的生产标准得以贯彻,如“让顾客满意”或者“让产品出众”。
- 帮助你挑选那些有助于你实现目标的员工。
你在进行组织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 明确要交流的信息。首先列举出最重要的信息,以及哪些人需要了解这些信息。例如,涉及产品结构的信息,技术部、质量评估部、产品管理部、推广部和销售部的人员都有必要掌握。
- 明确要决定的内容。考虑一下,哪些方面经常需要你做出决策?比如,产品功能的筛选、软件结构的取舍,以及技术支持的获取。你不能只安排公司里某个部门的负责人来为所有问题做出决策。
- 明确你的侧重点。产品部经理应该更了解产品结构还是更了解市场?技术人员应该更懂顾客还是更懂产品结构?工作中的侧重点会因时而变,所以也要根据当下的具体情况重新调整思路。
- 明确小组中谁说了算。请注意,这是第4个步骤,而不是第一个。组织设计应该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做工作的人,而不是服务于主管们。将管理人员的个人野心凌驾于基层员工的利益之上,阻碍基层员工的信息交流,这是很多组织设计失败的根源。这一条被放在第4个步骤可能会让主管们不太高兴,但他们会克服的。
- 明确哪些方面你尚未完善。这一步与选择最优化沟通方式同样重要。有些问题不是你工作的重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重要。如果你对其视而不见,日后一定会深受其扰。
- 制订预案以应对那些你尚未完善的问题。一旦明确那些你尚未完善的问题,你就要知道该如何防范,并制订预案以减少这些问题对公司上下可能带来的威胁。
我们可以在企业信用模型中看到这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与靠自己的判断力做出的决定相比,在多数人影响下做出的决定能为你带来更好的社会评价。
/ | 结果证明你是对的 | 结果证明你是错的 |
---|---|---|
你的意见和多数人相左 | 没有人会记得你做出的决定,但公司受益。 | 所有人都记得你做的这个决定,你会因此而被降级,被冷落,甚至被解聘。 |
你的意见和多数人一致 | 所有提出过建议的人都会记得这个决定,公司受益。 | 你因此承受的指责会降到最低,但公司受损失。 |
这种内心的挣扎在你管理公司的过程中会表现得尤为强烈,因为CEO一旦做出错误的决定,后果会比普通人的严重几千倍。和普通人一样,CEO在犯错后也会找多种多样的借口。
普通人的接口 | CEO的借口 |
---|---|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 这是生死攸关的决定。 |
我所有的朋友都想这样做。 | 大家都不赞同我的做法,我不能违背民意。 |
那些厉害的人都是这样做的。 | 业内的行规是这样,我不知道它违法。 |
它不够完美,所以我放弃竞争。 | 我们从未生产出符合市场预期的产品,因此我就没指望它们能卖得出去。 |
我将重点谈谈管理公司所必需的两项核心技能:第一,目标明确,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第二,能带动全公司去实现这个目标。我把那些更乐于为公司确立目标的CEO称为“一”,把那些更喜欢在实践中推动公司发展的CEO称为“二”。
第一类CEO对于搜集信息乐此不疲,这些信息来源广泛,通常上至员工、客户,下至竞争对手。他们还热衷于制定决策,认为只有借助全面的资讯,才能做出最好的决断,如果资料太少,他们也会在必要的情况下从容做出决议。这些“一”们具备出众的战略眼光,最享受与对手在高处过招时的愉悦感。
这类CEO有时会对管理公司过程中重要的细节心生厌倦,例如流程设计、目标设定、机构责任划分、员工培训,以及绩效管理等。
大多数创业型CEO都属于这一类。他们如果在商场上败下阵来,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从未花时间去培养自己的另一项能力——将决策有效付诸实施的能力。由此而造成的后果是,公司混乱无序,潜力得不到发掘,CEO最终退位让贤。
第二类CEO刚好相反。他们能从操控的过程中获得满足。他们会认准目标,持之以恒,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他们坚决反对调整目标和发展方向。
这类CEO乐于共商大计,但往往受不了深思熟虑的过程本身。“一”们可以每周抽出一天时间怡然自得地看书学习或是思考,这对“二”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他们会坐立不安,觉得自己没有好好做工作。他们满脑子想的都是该如何推进各种工作流程,该安排哪些人负责哪些项目,该打哪些销售电话,而不是浪费时间去思考战略问题。
在面临重大决策时,“二”的焦虑感远大于“一”。环境往往会迫使人们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做出重要的决定,由于“一”们对此习以为常,所以不会过分担心结果。而“二”们则相反,他们会因为这样的状况而高度紧张,为了给自己制造一种一切尽在掌控的心理错觉,他们有时还会将决策过程过分复杂化。
这类CEO不管是多么忠实的行动派,有时都会因为迟迟拿不出决议而使公司发展陷入停滞。
哪些特质会吸引人们追随这个领导者呢?我认为,大致有以下三点:
- 有勾画蓝图的能力
- 有让他人追随你的能力
- 有实现理想与抱负的能力
以下是实现有效反馈的几个关键点:
- 真实可信。务必要让他们相信你的反馈,不要说一些操纵听者感受的话。不能装模作样。
- 出发点正确。给出反馈的目的是希望他们做得更好,而不是更差,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你真的想让他们成功,就得让他们感受到这一点。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心。这样,他们才能感受到你的支持,才会听你的。
- 对事不对人。如果想开除某个人,那就直接开除。不要让他准备好被开除,而要让他准备好取得成功。如果他不听取反馈,那就换一种对话方式。
- 不要在同事面前玩弄一个人。虽然在小组会议上给出某种反馈并无不可,但绝对要避免让一个人在同事面前颜面扫地。否则,你的反馈将起不到什么作用,只会让这名员工感到羞愧难当,对你恨之入骨。
- 反馈因人而异。每个人都不同。有些人对于反馈非常敏感,有些人则脸皮特别厚,也很迟钝。你的语气应当结合员工的个性,而不是由着你自己的性子。
- 直截了当,但不刻薄。不要兜圈子。如果你觉得某人的演示很糟糕,不要说:“这的确不错,但可以加一个过渡,强化结论部分。”下面的说法听起来严厉,但效果也许更好:“我没听懂,不知道你要说什么,原因是××××。”弱化反馈中的批评部分,可能会比没有反馈还要糟糕,因为这可能导致误解,让听者困惑。但也不要一味批评他们,也不要摆出高人一等的姿态。这么做于事无补,因为正确的反馈是对话,而不是独白。
- 战略。在优秀的公司里,发展蓝图和发展战略是一个概念。因此,所有的战略性工作最后都指向一个正确结果——发展蓝图。
- 决策。CEO制定决策的速度和决策本身的品质可以反映他是否知道该做什么。
在分析是否该转让公司这个问题时,你最好先问问自己:
- 我是否在一个很大的市场中抢占了先机?
- 我是否有把握成为这个市场中的头号种子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