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一小时」系列
作者叶伟民
类别杂志
提供方知乎
字数约 47,000 字
上架时间2017年08月
首届普利策特稿奖获得者乔恩·富兰克林曾这样定义特稿:特稿是一种非虚构的短故事形式。这传递了两层意思:特稿是非虚构写作的一种形式,且篇幅更短。
特稿是非虚构写作在新闻领域的具体应用。它们遵循着相似的规律。
非虚构写作的边界和定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定义】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行为。
【狭义定义】 真实 + 文学 + 意义
这个定义展示了三个关键词:即故事一定是真实的,用文学的手法来书写,并有深远的意义指向。这个定义背后,会牵出两个基本问题。
【问题 1】如何理解绝对真实——非虚构——虚构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借助一张图片来形象地解析这个问题。中间是一张历史图片,记录了泰坦尼克号的某个历史瞬间,绝对客观,没有任何感情色彩。最上面的是画家根据真实事件的再创作,有冰山,船在下沉,四周的人在呼号,它不等同于照片,是创作者从他的视角对真实元素的重组和再现。第三个就是电影《泰坦尼克号》里杰克和露丝的爱情故事,很多情节是为影视叙事而设计的,这个就是虚构。
【问题 2】如何理解非虚构——特稿——纪实文学——报告文学之间的关系?
长期以来,这四者的关系对写作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混淆。前面已经说过,特稿是非虚构在新闻领域的具体的应用。纪实文学,我们也很容易将其区分,它更强调文学性,也允许一定程度的虚构。
比较麻烦的是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比较特殊,追本溯源来讲,非虚构和报告文学在概念上并没有太大差异。但是很可惜,报告文学进入中国后,被主流过分高举,承担了过多的宣传功能,文学技巧被过度放大,细节也脱离真实,反过来解构了新闻性和真实性,从而失去文献价值。
一般意义上,好的故事或好的非虚构作品应具备如下四个特点。
- 真实
- 书写对象一定是真真切切的正在发生或发生过的事情。真实是非虚构的底线和生命线,细节则是非虚构的基石。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说过:「细节是骗不了人的。」
- 亲历
- 必须从个体(写作者或故事主角)的经历出发,探索人与自己、与世界、与时代、与未来的关系。所有的故事,必须围绕人,也回归到人。在传统报告文学里,个人的彩色并不浓重,更多是集体主义的光辉,强调「伟光正」。但非虚构不是,它所信奉的是人类的内心世界是比宇宙更广阔的地方。
- 独立性
- 非虚构一定要秉承怀疑、批判和反思的精神,而非歌颂、赞扬和取悦。
- 个人视角
- 强调个体判断,无需照顾或迎合所谓唯一的正确,只需呈现书写者眼中独特的世界。
如果是特稿,则还需着重突出——公共性。
新闻特稿的选题要与公共利益或社会问题相关,展示一种共性的图景,以唤起大众的关注和共鸣。
海量阅读是保证足够的信息获取的基础手段,但不仅限于报纸、网站、微博、微信的阅读。它们只提供最表层的资讯来源,你看到了人家也看到了,甚至已经做了,创新空间不多。更多富矿隐藏在一些非市场化或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中。
例如,你是跑医药、环保、汽车或法治的,那些行业的出版物、通讯、期刊、报告以及政府机关、警方、法院发布的消息,都是很重要的新闻来源。虽然它们翻起来可能并不是那么有趣,但却暗藏着更多的独家线索。
社交不但是新闻记者也是所有写作者该用的基础能力。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遇到复杂棘手的问题,最高效的方法不是查资料或翻书,而是请教这个行业最专业的人。
记录不仅仅只在采访中,还应随时随地进行,一是记录线索,二是记录灵感。
图中的三个层次,从里到外分为「本体」、「所指」和「外延」,或者对应称为「故事」、「问题」和「意义」。这三层,本质上是一个好故事的内涵和边界。反过来说,如果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三个层次的要求,它就是一个值得书写的好故事。
第一层:本体(故事)。即这个特稿必须是一个真实发生、逻辑自洽、冲突集中、细节丰满的故事。
第二层:所指(问题)。我们分两步来认识这一点。首先故事要具备公共性和大的时代背景,其次要指向(或反映)一个具体的问题。对于第一点,社会转型或某个历史阶段的问题、道德危机等,都属于「大的时代背景」;第二点,「问题」必须真实且具象,例如公共治理、治安、食品安全、城乡二元、三农、机器吃人、贫困差距等,这些都是当下非常值得关注的具体问题。
第三层:外延(意义)。这一层比较抽离,也是最高要求,要求通过故事、问题折射出一个相对永恒的东西,或者抵达更终极、更有哲学意味的层次。它们是人类发展和命运的「根问题」。例如人性、善恶、平等、自由、制度、极权、文明冲突、人类命运、伦理等等。
【注意 1】故事的核心:「问题意识」
在上述故事的三个层次中,最核心的是第二层——「所指(问题)」。不是每个故事都能抵达第三层所要求的终极意义,但第二层的「问题」却是刚需。例如很多调查特稿,就是典型的以揭露「问题」为最终目标,同样能产生强大的传播和影响力。 因而,「问题意识」是一篇特稿的绝对中心。只有在这一层立住了,整篇特稿才有筋骨,才有精气神,才能掷地有声和有足够的穿透力。
【注意 2】一定要有人性的闪光
作品一定要有人性的闪光,这一点关乎作品的价值观,关乎能否永恒。无论你讲述的故事多黑暗、多残忍,如果没有人性的闪光,它就只是一个黑暗的故事,一个残忍的故事,而永远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故事。
第一篇非常著名,相信这篇文章应该是所有特稿写作者必看的篇目之一。这是李海鹏在《南方周末》早期的一篇作品,也被内部称作南周特稿的开山之作。此篇之后,南周设立「特稿版」,开启了「中国式特稿」的繁荣期。因而此文的分量是非常重的。我们对照「三个同心圆」模型。
故事:一个叫才力的举重冠军死了,很真实客观的一个故事。
问题:中国运动员群体的普遍困境。才力只是一个缩影,背后是更多面临相似命运的中国运动员。常年作为比赛机器的他们,丧失了基本的健康和生存能力,在困顿、病痛中卑微度日,甚至早逝。
意义:表象与问题背后的根源——举国体制。
《系统》是南周特稿的高峰之一。作者曹筠武也凭此获得了 2009 年奈特国际新闻奖(Knight International Journalism Award),是当年获得此奖唯一的中国记者。同样,我们将这一作品与「三个同心圆」模型对照。
故事:一款叫《征途》的网络游戏风靡。
问题:游戏设计者利用人性的弱点奴役和控制玩家。在游戏里,金钱和权力受到推崇,普通玩家若不进贡金钱或服从,等待他的就是被打压、被控制和被奴役。如果你反抗,会被禁言甚至关小黑屋。这款游戏本质上就是鼓吹丛林法则和赤裸裸地出售恃强凌弱的权力。
意义:南周内部曾经评价过这是「《南方周末》最具野心」的一篇特稿,它描述了虚拟世界中通往奴役之路,指向集权资本主义。
资料搜集、阅读多少才叫够呢?在我当记者、编辑的时候,无论自我要求,还是对记者的要求,都是不少于 30 万字。如果选题特别急,也一定要保证 10 万字以上。只有达到这个标准,才能对事件有相对全貌地了解。
拿到这些庞杂又粗糙的材料后,起码要筛选两遍。第一遍泛读,整体淘汰一些质量不高的文章。当然,这些材料里可能有一两句话是有用的,也注意提炼出来;第二遍则要细筛,对第一遍挑选出的文章做精细阅读,像榨油一样,把精华和节点信息悉数提取。
将资料处理从「论述题」变成「填空题」,为后续的采访、写作尽可能扫清障碍。
「世界线」实际上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描述物质在时空的运行轨迹和规律。当然这里不会这么复杂,会简化很多。
「世界线」实际上就是「时空线」——时间和空间的线。因而我们可以分两种形式来表述。一个叫时间线,或叫时间法;另一个叫空间线,或叫空间法。
按时间线来讲故事非常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人脑对因果关系有着天然的理解优势。我们在做信息交流的时候也时常遇到这样的请求:你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一下。因而,时间轴是帮助我们做信息拼合的天然工具。
上图是按双时间线(文章结构的一种,后面章节会详解)绘出的范例。上面有年份、时刻,还有一些大小纸片。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第一步,按时间法整理资料的原则,把重要的故事情节和其发生的时间「对号入座」,并做到轻重、大小有序。
例如,具有阶段性意义的大事件(节点)就写在面积较大的黄色易事贴上,扼要标注内容。大事件(节点)下的小事件则扼要写在小纸条上,还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注:图中纸片中的符号只是示范,实际操作中应该写上扼要的事件说明。)
第二步,捋清事件之间的关联和逻辑关系。如果发现人、事相互之间存在逻辑断层和事实断层,就用问号标出来。这些就是接下来的采访环节需要死磕的地方——把「信息坑」填上。
虽然时间法这么常用,但仍有很多作品是以空间作为叙事坐标的。这时候就需要用到空间法,它适合事件发生的时间特别短或集中,没有漫长的时间跨度需要理解,是由人和事在空间的分布和变换推动情节发展的情况。
图中所示就是空间法。上面的纸条依然是扼要记录节点事件,但不再与时间相关,而是与发生地点对应。这个地图大概是按北京的环路画的,采访所得的片段、场景、故事,按照方位对号入座,不同区域的事件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纸条区分。这样处理后,信息马上立体起来,仿佛我能以上帝视角俯瞰大地的点滴。(注:图中纸片中的符号只是示范,实际操作中应该写上扼要的事件说明。)
这种全视角除了能帮助写作时驾驭繁杂的细节,还能快速看到某些局部的采访不足或信息断层,从而有目的性地增补。这也是一种将「论述题」变成「填空题」的做法。
【传统定义】采访是代表「背后的观众/读者」,为收集信息而进行的谈话。
【创造性采访】双方以对话的形式来交换信息,以达到任何一方都无法独自达到的知晓程度。
创造性采访的目的是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对话双方通过相互碰撞、激发,开拓了各自的认知边界,获取新知、新思路或发现思维死角。
受访者会感到:「这个采访很有深度,很精彩,帮助我重新梳理了知识体系。有些问题我竟然从来没有想过,或许能成为我新的研究方向。我甚至都不愿意结束这次采访了。」
「结构是对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选择,这种选择将事件组合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序列,以激发特定而具体的情感,并表达一种特定而具体的人生观。」——罗伯特.麦基,《故事》
这个定义传递出以下内涵。
- 创作不等于生活
- 生活是一种漫流,无处不在,浩如烟海,但创作是从里面挑选最精彩的时刻(瞬间、场景、片段、冲突等)组成故事。创作必须是一个再选择的过程。
- 意义在「有序」里
- 选出事件后,如何「有战略意义地排序」就显得非常重要。
- 选择和排序,最终是为激发读者情感、达到共鸣
模块式是并列展示相互关联或同一主题下几个并行版块的结构方式。它们虽然在细节上表现不一,但指向同一个中心,相互之间并不存在递进或相互隶属的关系。比较适合描写一个地方(例如城市)或群体等类型的选题。
模块式的重要特点是元素(细节、场景、故事片段等)可以拆解重组,且不会影响文章整体主旨和阅读效果。
时任《南方周末》记者的李海鹏和陈江的《灾后北川残酷一面》就是比较典型的模块式。当时已经震完了,救援进展也比较缓慢,可能明天和今天的情况都差不多,时间线是一条死路。当然,如果你要描写地震发生的过程,那时间线是不二之选,因为每一秒都变化剧烈,都惊天动地,都悲伤四起。
文章的小标题分别为:声音在消失、木头人、你们赶上了好时代、士兵们尽力了。全篇是密集的小场景、小故事通过合理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穷尽视觉、味觉、听觉进行全景式展示。从救援进展、幸存者、灾难中的人性等来呈现一个远超普通人想象的灾区景象。
即按时间的变化、发展来叙事,又可以分「单时间线」和「双时间线」。
单时间线比较好理解,就是交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但前提是事件足够重大,情节足够精彩,引发人们强烈的信息饥渴。比如,报道灾难、战争、大赛、丑闻等重大事件。
我的作品《伊力亚的归途》也是比较明显的单时间线,因为它的情节发展足够精彩,背景足够辽阔,按时间线叙述,如顺水推舟般自然。
双时间线也是一种常用的「时间线」结构,李海鹏的《举重冠军之死》就是典型的案例。通过举重冠军才力生命的最后一天,穿插其一生。以一天为明线,一生为暗线,让一个本来相对静态的故事,因为时间维度的跃迁变化,获得动感。
还有普利策特稿奖名篇《策普的最后一站》。一个老兵去华盛顿出庭,记者观察他这一程,穿插讲述他的一生。电影《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也是如此,讲述一场电视智力冲关,每一个问题都「闪回」贫穷少年的一段人生。
如果单一人物不足以挑起主题,就需要两个或以上(数量不宜多)来互补。例如双人物式,他们一般有一个共同的起点,走上两条相反的但具有代表性的道路,最终两人的人生还会交汇在一起,凸显命运深重的吊诡感。
多地理空间式也类似,比如在几个命运有重大相关的城市中交叉叙述。好莱坞电影《通天塔》就是典型的此类结构,人与人之间、地与地之间都有潜在关联,但它没有一次性抖出来,而是随着剧情一点点地给,非常到位地把握节奏,从而也把握了观众的情绪。
顾名思义,剥洋葱式结构是将事实一层一层地揭开,直至真相核心,多用于解释性报道。在 BBC、Discovery 的科学纪录片里,我们常看见这种叙事法。一个困难套着一个困难,用问题、悬念、疑团来推进故事情节,从而推动观众情绪。
但这种方法也有危险性,容易学走样。主要问题是真相和手法的不对等,相当于对读者的承诺落空了。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走近科学》栏目。一个村子里发现神秘反光,各种铺垫、悬疑、惊悚,最终发现是一面镜子。这就玩过了。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道路变得曲曲折折的,眼看着就要到天城山的山顶了,正在这么想的时候,阵雨已经把茂密的杉树林笼罩成白花花的一片,以惊人的速度从山脚下向我追来。那年我二十岁……——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我第一次看见特里·伦诺克斯时,他喝醉了,坐在舞者酒吧露台外的一辆银色劳斯莱斯上。停车场的服务员把车子开出来,一直扶着敞开的车门等着,因为特里·伦诺克斯左脚悬在车外,仿佛已经忘了有这么一条腿。——雷蒙德·钱德勒,《漫长的告别》
「他们就这样把我们的斐迪南给杀了。」女佣人人对帅克说。——雅·哈谢克,《好兵帅克》
张明明决定杀掉他的父母。这个想法在他脑中盘旋了差不多两个月。——林珊珊、尼克、蒋志高,《少年杀母事件》发表于《南方人物周刊》
哈佛大学的符号学专家罗伯特·兰登在法国巴黎出差期间的一个午夜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得知卢浮宫博物馆年迈的馆长被人杀害在卢浮宫的博物馆里。人们在他的尸体旁边发现了一个难以捉摸的密码。——丹·布朗,《达芬奇密码》
在「写开头」这个问题上,小说家劳伦斯·布洛克在《布洛克的小说学堂》中有过几个忠告,让人相当受益。
这个女人的尖叫,让派克惊醒过来,他迅速滚离床铺,就在滚离的瞬间,他听到身后一声消音器手枪的闷响,子弹击穿了枕头,那是他刚刚枕过的位置。——理查德·斯达克,《外装》
这个年轻人一踏出电梯,就发现威尔荪·柯力德的枪口正对着他。——小说《我们的疯狂事业》
由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多年受困于贫穷、不良生活习惯,超过 160 公斤体重的才力麻木地呕吐着,毫无尊严地死了。在生前最后四年,他的工作是辽宁省体院的门卫,在他死去的当天,家里只有 300 元钱。——李海鹏,《举重冠军之死》发表于《南方周末》
喀什北郊,一个昏暗的房间内,17 岁的伊力亚 10年来第一次见到自己的母亲。他已离家流浪 10年了,在这个年龄他本该长成一个强壮俊美的小伙子。但现在,蚯蚓般的伤痕爬满了他的脊梁,一条伤腿正在萎缩。他的阿娜(维语:母亲),37 岁的阿尔孜古丽,因惊恐而捂住嘴巴,在黑暗中「呜呜」地低鸣。——叶伟民,《伊力亚的归途》发表于《南方周末》
所有的故事从根本的矛盾双方,可以归为两种基础模式:
- 「人—事」型故事;
- 「人—人」型故事。
可简化表述为:
【「人—事」型故事】执念——行动——困难——再行动——结果
以2017年5月热映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为例,可代入分析检验一下各个环节。
- 故事梗概:一个错失世界冠军的印度摔跤运动员,历尽艰辛,被嘲笑、不解、孤立,最终在女儿身上实现了梦想。
- 执念:印度少年珀尕立志要成为世界冠军,在世界赛场上升起印度国旗,奏响印度国歌。
- 行动:他去摔跤了,拿到全国冠军。
- 困难 1:家里没钱了,不能供他去体育大学训练,他被迫放弃了,长成一个大胖子,理想破灭了。
- 再行动 1:他不甘心,训练两个女儿摔跤,让她们夺冠。
- 困难 2:女儿的抵触。
- 再行动 2:和女儿沟通、争取,女儿意外被年幼出嫁的同学感化。
- 困难 3:乡亲们的嘲笑,传统观念的抵触。
- 再行动 3:领女儿参加一场男子摔跤比赛来证明。
- ……(再细列下去,会有更多的「困难」和「再行动」。
- 结果:大女儿成为世界冠军,圆梦。
第二种,「人—人」型故事。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一个人和另一个人,或多个人形成某种关系所产生的故事。
可简化表述为:
【「人—人」型故事】人物形象——相识——对立/破裂——和好/相杀
这种模式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决定了故事情节的走向。
以电影《雨人》为例,我们同样可以代入检验。
- 故事梗概:弟弟为争夺素未谋面的自闭症哥哥的遗产,与其相认并设计骗取,却意外发现哥哥拥有超强记忆力,把其作为赌博工具,导致关系一度破裂,最终被亲情感化,二人和好并成为真情兄弟。
- 人物形象:
- 弟弟:查理,超帅但心计狠辣。
- 哥哥:雷蒙,患自闭症,善良且记忆力超群。
- 相识:弟弟查理发现父亲把遗产给了一个从未听过的自闭症哥哥雷蒙,怒不可遏。随后假装接哥哥回来,实际上想骗取遗产。
- 对立/破裂:弟弟查理让哥哥雷蒙用超强记忆力去赌博,把他当作摇钱树。因为太贪婪,让雷蒙遭受很大的痛苦,两人关系濒临破裂。
- 和好/相杀:儿时的隐藏回忆唤起了查理的血缘亲情。最终查理原谅了父亲,接受了哥哥雷蒙。最初那笔遗产,已经不重要了。
总的来说,就是顺着上述两种故事的基本模式来推导。以我的特稿作品《伊力亚的归途》 (https://zhuanlan.zhihu.com/p/23527149)为例,这篇是很典型的「人—事」型故事结构。
- 故事梗概:一个被拐骗到内地偷窃但保存善念的新疆流浪儿童伊力亚,突破各种艰险、危机回故土寻找母亲的故事。
- 执念:活着回去寻找母亲。
- 行动:挣脱他父亲的控制。
- 困难 1:被父亲毒打、惩罚。
- 再行动 1:长大一些,开始反抗父亲。
- 困难 2:父亲将他卖给黑社会,伊力亚还被打断了腿。
- 再行动 2:他跟了黑社会大哥,械斗、打杀、谋求生存。
- 困难 3:大哥要追杀他。
- 再行动 3:逃到内地一个城市。
- 困难 4:在异地无身份证,没钱、流浪。
- 再行动 4:和警察陈峰成为朋友,后者帮助并感化了他。
- 结果:回到喀什,找到分别多年的患病母亲,团聚。
在「人—事」模式的基础上,异地遇到警察陈峰的这一段,我穿插使用了「人—人」型模式。因为故事发展到这里,伊力亚的外部环境已趋于平和,不再有追杀、群殴等。此外,他和汉人警察的故事是难得的人性闪光。他们之间关系的变化,对故事也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和平衡作用。但总体来说,主要还是以「人—事」模式为主。
我在《南方周末》写特稿的时候,接触到一个「笨办法」——庖丁解牛优秀范文,寻找它们节奏铿锵、韵律优美的秘密。当时内部把它形象比喻为「一二三四,二二三四」,意思是像学跳舞一样,先跟着拍子「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地踩准舞步,练多了就会融会贯通。或者像分析音乐家的乐曲,从一个个最基础的音符开始,才能知道作品魔力的来源。
这个「一二三四,二二三四」是个比喻,比喻行文的四个最基础的元素:叙述、描写(场景、细节)、引语(直接、间接)和背景。
叙述就是很正常的陈述句,概述情况、现象;描写,又分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雨后的场景、拳击手被击中后的细节等,都是描写;引语,又分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直接引语就是人物的原话,间接引语是由第三者转述人物的话。
当时我们训练新记者有个做法:把文章打印出来,用不同的颜色对应代表四个元素,例如绿色代表叙述,蓝色代表引语,红色代表描写,黄色代表背景。然后选一篇范文的段落,对应标出不同的元素。分析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会发现文字背后的美妙是有它的舞步的,而且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特点。有些人很善于用引语,所以文章标蓝色的地方多;有些人擅长描写,他的作品标红色的地方多;有些人擅长叙述,标绿色的地方多。但是我相信没有稿子是背景资料居多的,真有的话就是一份材料,是一个失败的故事。
我们来按照这个方法分析一下普利策特稿奖作品《恩里克的旅程》开头的一段,看看作者是如何合理运用基本元素并让其配搭得当,像一篇乐章。
通过这种标色练习,能感受到不同风格的作者行文时基本元素的配搭特点。对于缺乏经验的新作者来说,哪怕通过这样的机械模仿,也能写出比原来要好的文章。从模仿到独创,这是一个被反复验证有效的方法。
- 第一,引语的选择和使用是作品的点睛之笔。节制、精彩的人物引语,其自带形象的力量,胜过万千笔墨。
- 直接引语的使用一定要遵从节制原则,用其最闪光、压强最大的部分,以突出人物本色、增强人物特点。不怕言语「出位」、「奇葩」,就怕平庸无奇。
- 第二,用直接引语的另一个作用是避免风险。尤其在一些存在争议,既难以证实又难以证伪的地方,准确无误地引用人物引语,能保证媒体的中立和客观,避免偏颇和「站队」,也能给对立双方足够的发声空间,将复杂多面的事实充分展现给读者,交由读者判断。
美国乔治城大学缅裔学者斯坦伯格对民盟的「老人政治」也深表担忧。「在一次民盟的高层研讨会上,我见到了一些『大叔』,我可能是会场里最年轻的一位,可我已经 83 岁了。」
民盟也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我们会通过党内民主选举,让年轻人当选。」昂山素季的亲密战友、民盟第二号人物吴温丁说,「我们在努力提携年轻人,但现在肯定还是昂山素季。」——叶伟民,《走出永盛监狱》发表于《南方周末》
间接引语是对人物原话的转述,比直接引语更节制,好处是增强概括性,不拖慢叙事节奏。
艾力像拎小鸡一样提起儿子的衣领,用一条浸湿的视频线狠狠抽向他的后背。哥哥热依木在弟弟的嚎叫中屈服了,他摇着爸爸的腿,说愿意为弟弟做一切事情。——叶伟民,《伊力亚的归途》发表于《南方周末》
一篇好作品,用在修改上的时间很可能是写初稿的数倍。索尼娅说:「有了坚固的故事结构,我就收紧叙事。」例如,二稿的一个段落如下:
他在河边的流民营出没。最后他就住这儿了。这种营地是移民、蛇头、瘾君子和罪犯的避风港,但却比新拉雷多的其他任何地方都安全,这是个超过 50万人的城市,充斥着移民蛇头和各种警察。如果他因为流浪在城里被抓了,那么,政府会关他两到三天,再把他逐回危地马拉。这比滞留在此更糟,因为又回到了起点。
她的最终稿是这样的:
他加入的流民营是移民、蛇头、瘾君子和罪犯的避风港,但比新拉雷多的其他任何地方都安全,这是个 50 万人口的城市,充斥着移民中间人(移民蛇头)和各种警察,警察可能抓住并驱逐他。
就这样地毯式修改,一直到 11 稿,修剪臃肿的文字已经很难了。索尼娅说:「我努力用新鲜的眼光看每一个句子,问自己这个真的必要吗?删掉会损失多少?加快叙事节奏会收获多少?如果保留,怎样改进和缩短它?我对每一个词提问。」